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今年以来,逾30家上市公司收到独立董事的督促函或催促函,直指上市公司财务及内控等领域的敏感问题,要求上市公司相关主体积极整改。如此“亮剑”不仅扭转了市场对于独立董事“蜻蜓点水式履职”的刻板印象,还优化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资本市场的新风尚。
一改过去“不独不懂”“花瓶独董”的印象,独立董事不再对上市公司事务持“老好人”态度,而是敢于直言不讳。纵观今年发声的独立董事,有的直指相关方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之嫌、进行高风险投资等问题,要求公司管理层在具体时间内整改完毕并向董事会报告;有的则联名就公司存在的违规担保事项等问题提出意见和督促,明确表示将持续关注公司在相关方面的改进进度;还有的针对市场关注焦点,对公司股东变动、财务管理和业务运营等方面提出督促要求和意见,并督促公司强化公司治理水平。这样一针见血地直指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是独立董事归位尽责、提升履职能力的表现,体现了独立董事从旁观者到监督者、参与决策者的角色转变。
这有赖于监管制度的保驾护航。去年4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迎来重大改革,将监督关口“前移”,增加了独立董事在年报披露等关键领域监督的话语权,还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专业性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TokenPocket官网确保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参与决策、监督制衡、专业咨询”的作用。这些改革举措,让独立董事的职责贯穿于上市公司决策全过程,不仅优化了独立董事的履职保障,还加强了履职约束,使得独立董事在行使监督职能时更有底气,更敢于担当。
独立董事的专业发声,得到了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积极回应,一些公司第一时间表明了高度重视独立董事意见、落实独立董事要求的态度;也有的公司针对独立董事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公开回复;还有上市公司通过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赋予独立董事更多履职权限,进一步保障了公司治理的持续优化和业务的稳健发展。
但也要看到,有些独立董事是在监管部门已作出处罚后才发出监督声音的,多少有些事后补救的意味,但实际上独立董事的职责不应仅局限于事后监督,更应前移到决策过程,在企业问题萌芽时就及时介入,成为预防风险的“哨兵”。期待未来有更多独立董事以“既独又懂”的姿态,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