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一直有一句俗话,叫做“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话俗理不俗,作为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自立自强是必须具备的品质。
这样的话,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我们也能够通过自己掌握到的技术和能力去克服困难,继续前行,而不是意味地把自己的未来都赌在别人是否愿意帮助这样的随机事件中。
我国制药史上就曾经发生过的一大悲剧,也就是风靡全国的宝塔糖的销声匿迹,就证明了这样的观点的可取性。
当时,宝塔糖的原料“山道年蒿”为前苏联独有,生产和保存的技术也都是他们享有,在其帮助下我们国内得以大量生产,根治国内的蛔虫病,保障国民的健康。
但这样仰赖别人鼻息的日子并不能坚持多久,随着两国之间关系的恶化,1960年,前苏联撤回了所有的技术人员,我国不再能够种植和提取“山道年蒿”,宝塔糖也在“山道年蒿”因连续使用、无序生产和保存不当等原因绝迹之后,被迫停产。
蛔虫病
20世纪50年代初,也就是我们国家刚刚成立不久的时候,全国还处在百废待兴的局面。之前战争的损耗使得国内的物质条件极度匮乏,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的卫生意识没有得到加强,卫生条件也没有保障,很多人患上了蛔虫病。
蛔虫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症,多发于农村。生长在人体内的蛔虫,往往寄生在小肠内,靠吸收人体营养存活。除此之外,它们还会在小肠里生殖产卵,等到受精卵被排出体外后,还会伺机发育成为具有感染能力的蛔虫卵。
而这些蛔虫卵能够通过饮食等渠道入侵人体,在十二指肠孵出幼蛔虫,再钻入肠道血管,随血液循环经全身多个器官,最后到达小肠寄生繁殖,如此循环往复。
少年儿童由于卫生习惯差,是最容易被蛔虫侵入的群体。而因为蛔虫是以人体营养为食,所以患上蛔虫病的人往往会出现食欲减少、面色蜡黄、营养不足等症状,对自身的发育非常不利。
再加上蛔虫病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在一定时间的蔓延下,全国国民的健康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当时我国国内缺乏治疗蛔虫病的有效药物,很多医院和医生对此完全无计可施。最后国家方面只能向当时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前苏联寻求援助。
而前苏联由于两国之间的共同的利益,而对我国蛔虫病蔓延的情况非常重视,主动提供了相关的技术、设备和原料,协助我国生产出一种治疗蛔虫的药物,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宝塔糖”。
宝塔糖
作为一种专门用于驱除蛔虫的药剂,宝塔糖在服用后可以快速杀灭蛔虫并将其排出体外。它的出现,使得我国很快控制住了蛔虫病。而宝塔糖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为了我国治疗蛔虫病的首选药物。
宝塔糖中最有效的成分是从菊科植物蛔蒿中提取的,而蛔蒿在植物学上又称“山道年蒿”。
“山道年蒿”是北极圈内的特有的药用植物,种植难度极大,在当时只有苏联具备种植“山道年蒿”的条件和技术。所以很长时间内,我国生产“宝塔糖”的原料药剂一直是依靠从前苏联进口。
1952年,为了提高存活率,我国通过前苏联的援华项目,引进了20克“山道年蒿”的种子进行试种。由于种子非常珍贵,数量也不多,所以试种过程更要小心谨慎。
国家方面特别将试种分成了四份,安排公安人员将其分别送至具有试种任务的四个国营农场,tp钱包官网由农场的相关负责人安排试种工作。
但后来四家中有三家都失败了,只有在潍坊的农场试种成功了。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宝塔糖就在我国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生产。
宝塔糖一开始还不叫宝塔糖,因为它一开始还是片剂。但是在大量投入市场后,国家方面就发现了问题。
尽管其在治疗蛔虫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它在服用的时候口感不佳,很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不太愿意服用。这样的话,大量生产蛔虫药也没有办法根治全国范围内的蛔虫病。而如果没有完全根治,蛔虫病又会因为其极强的传染性而继续蔓延到国内。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在它的口感上做出调整。他们在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糖,使药剂存在甜味,并在外形上也做出了调整,由原本的片剂转变成了淡黄色、粉红色圆锥体的宝塔形状。宝塔糖的称呼也由此得来。
宝塔糖一经投入市场,就以为其甜甜的口感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不再被抗拒使用。全国范围内治疗蛔虫病的进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停产
尽管国内的潍坊农场试种成功,国内开始有了自主种植“山道年蒿”的能力,但提取“山道年蒿”中重要成分的机器和技术一直牢牢掌握在前苏联手里,我们国家的技术人员并没能获得研究的机会。
这就使得,宝塔糖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仰赖于前苏联的援助。而这样的结果,必定使我国随时陷入被动的局面中。
1960年的时候,变故就发现了。当时由于两国之间利益的冲突,双方关系已经不再如以前那般和睦,而前苏联也在这一年突然变脸,停止了对我国的所有援助。
他们不止撤离了各尖端行业全部技术人员,还逐渐撤走了“山道年蒿”的提取设备。这使得我国失去了提取“山道年蒿”中药物成分的能力,没有办法再生产宝塔糖了。
在一段时间的停产后,蛔虫病又开始威胁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国家层面肯定不能坐以待毙,放任不管。于是就开始投入到前苏联设备替代品的积极研制中,慢慢地恢复了宝塔糖的生产。
但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好不容易研制出了前苏联设备的替代品,获得了提取“山道年蒿”中药物成分的技术和设备,“山道年蒿”的种植又出现了问题。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国爆发了长达三年的自然灾害,不止其他农产品的产量骤减,“山道年蒿”的产量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即使农场已经非常精心地投入到种植活动中,“山道年蒿”也只产出了2000多公斤,还在后来因为存放不当的缘故,全部都遭到了损毁。
而当时自然灾害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又再次下降,蛔虫病在全国爆发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可以说形势非常严峻。
所以潍坊农场的种植经验又再次传输到向全国范围的农场。1965年的时候,“山道年蒿”实现在在全国范围内种植。
但后来十年的特殊时期中,由于社会动荡,很多人都离开了农田,“山道年蒿”因为缺乏人手、缺乏精心种植而几近没有产出,濒临绝种。愈发蔓延的蛔虫病也给民众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
直到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山道年蒿”才恢复了大面积种植。却又因为全国各大制药厂争先恐后地生产宝塔糖,致使市场供过于求,宝塔糖从此跌下神坛,成为最廉价的蛔虫药。
小结:
八十年代后,由于宝塔糖价格下降,各大制药厂没有了利润,不再收购“山道年蒿”,宝塔糖也在被取消药品资格后,在这个世间销声匿迹了。后来越来越多有效且性价比高的药物取代了它的位置,成为了民众治疗蛔虫的选择。
后来尽管出于情怀的原因,偶尔还能看到“宝塔糖”,但其中的原料已经换成其他药物成分了。
蛔虫病前苏联蛔虫山道宝塔糖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