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马拉松赛道不应成为“鸡娃”场所

观点丨马拉松赛道不应成为“鸡娃”场所

关育兵

近日,马拉松赛道上“未成年人蹭跑”现象备受关注。从江西婺源10岁女孩独自挑战全马,到各地不断涌现未成年人违规参赛案例,不少体育专家呼吁家长们不要盲目“上头”,不顾健康和科学,把跑步距离和速度视作衡量孩子“努力”“天赋”的指标。

从科学的角度看,马拉松作为一项极限运动,对参赛者的心肺功能、骨骼强度等均有严格要求。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办赛指南》明确规定,马拉松及以上距离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20周岁。过早接触马拉松,不仅可能引发心肺功能受损、骨骼发育异常等健康问题,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那么,为何仍有家长执迷不悟,坚持在马拉松赛道上“鸡娃”呢?这背后,既有家长对孩子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也有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当下竞争激烈,不少家长提早布局“超前教育”,tp钱包下载在孩子还未达到条件时就让其开始“抢跑”。但要知道,不同年龄段孩子有不同的运动需求,例如,3-6岁的孩子应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包括跑、跳等位移技能和拍球、踢球等操作技能;孩子6-10岁时则是发现其天赋和能力的关键阶段,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尝试不同运动,让其找到合适、喜爱的项目,不要被功利主义心理所驱动。

真正的成长并非一场场极限挑战的堆砌,而是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过程。家长们应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期望。与此同时,应加强有关极限运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运动风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无论是家长还是赛事组织方,不仅要让孩子们喜欢跑,更要让他们科学跑、放心跑。

(作者系教育工作者)